【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基本指标摘录】
在公益活动方面,党政机关带头参加帮扶活动;市民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参与率≥70%;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或千人口献血人次>100;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等行为的认同率≥50%。
昨日的淮海路,异常的美丽:身披“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绶带,一支150余人组成的庞大志愿者宣传队伍从淮海广场出发至人民广场,志愿宣传无偿献血。
昨日的淮海路,涌动着爱心:出发时150余人的宣传队伍至终点已增至200余人,途经献血车时还有不少志愿者现场献血。
十里淮海路,尽飘红绶带。这些志愿者已成为我市无偿献血宣传阵地上最活跃的音符。
大学生成志愿者主体
昨日上午9时,淮海广场献血车旁,身披印有“无偿献血志愿者”绶带的年轻人格外引人关注。
9:20,已经聚集了100余人,大家开始分发无偿献血宣传单。
9:30,人员达到150余人。宣传活动正式开始。
据活动的组织者——徐州心连心志愿公益服务中心的孔令喜介绍,参与活动的全是心连心志愿者,主体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活动主题是“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
孔令喜说,宣传队伍从淮海广场出发至人民广场,沿途以发放宣传单、义务宣讲的形式进行。“计划组织100余人志愿者,没想到来了150余人。”
来自建筑学院的大一学生杨聪说,他一入学就加入了心连心志愿者团队,能够传递爱心感觉很高兴。“为了让活动参与的更有意义,计划在中午时间献血。”
到了终点队伍超200人
志愿者沿淮海路两侧从东至西前行。沿途,不断有了解情况的市民加入到宣传队伍中。市民刘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刘先生说,他去年出过一次车祸,输过血,深知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奉献爱心,挽救生命,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9:50许,志愿者陆续抵达献血屋。有几位志愿者进了屋,排队等候献血,其他志愿者又补充了宣传资料。
10:40,志愿者到达人民广场。此时人员有200余人。
“我们每个月都有集中活动,主要内容是宣传无偿献血和为困难人群募捐。”孔令喜说着,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
1990年5月17日第一次献血,20余年间,献血总量累计超过150000毫升,相当于30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孔令喜,不愧为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影响者”。
无偿献血,我市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有例为证。“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我市连续第8次获此殊荣。至今,我国仅开展过8次评选。
采访中,市血液中心血源科金科长介绍,通过科学制定采供血计划,合理调配血源,我市开创了“寒暑两假不缺血,一年四季无血荒”的全新局面,建立了徐州特色的“以需定采,限型限量”无偿献血模式。徐州市血液库存正常,血型分布基本合理,全市各家医院临床用血预约24小时内均能保证供应。
以2010年为例,全市有7.7万人参加无偿献血,全年采集全血27吨,同比增长8%;单采血小板5330单位,比上年提高11.37%。
记者了解到,在2011年2月22日北京召开的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我市有1074人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中金奖258名、银奖234名、铜奖58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