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70%电弧烧伤,急需O型RH阴性血红细胞和血浆共计2万多毫升
昨日(10月24日),淮北市民张女士的弟弟被高压线击倒,造成全身大面积烧伤,被送至徐州仁慈医院救治,但是急需大量O型RH阴性血救命,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够帮助其弟弟。
高压线电弧致小伙烧伤
昨日上午,仁慈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21岁淮北小伙张传富仰卧在病床上,全身被雪白的纱布包裹,床头一侧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其生命体征已经恢复正常。回顾事发经过,张传福的父亲激动地告诉记者“事发当天,我和儿子都在工地工作,但是没有想到儿子遭受这么大的罪。”
10月16日,宿州境内,为了后期铺设高压线路,张传富像往常一样用青毛竹架设距离地面约6米高的脚手架,但是其工作平台下方约1米的地方正好是35万伏的高压线。“上午10点15分左右,我们突然听到上面传来‘滋滋’的声音,马上抬头却看见儿子已经仰躺在脚手架工作平台上,并且身上的衣服已经在烧了。”当时正在地面工作的张传富的父亲告诉记者,现场的工友马上从地面携带干粉灭火器爬上脚手架工作平台灭火,“前前后后火焰差不多燃烧了5分钟左右,被送回地面的儿子已经短暂失去意识,全身被大面积烧伤。” 张传富的工友告诉记者,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潮湿的毛青竹引发脚手架工作平台下方3.5万伏高压线瞬间短路造成大量电弧,电弧随即烧伤到了张传富。
随后,张传富第一时间被送至宿州市立医院,院方为张传富建立静脉通路补液后,由120送至徐州仁慈医院进行治疗。
共需O型RH阴性血3万毫升
10月16日下午1点,张传富被送至徐州仁慈医院,医生初步诊断为面颈部、躯干、四肢、臀部等多处烧伤,烧伤总面积约为70%,其中,深二度烧伤面积占32%,三度烧伤面积约38%,急需立即做手术。“但是,检测完血液后,却发现患者是O型RH阴性血,即我们所说的‘熊猫血’。”张传富的主治医生吴静告诉记者,所有医院的血库只储存普通血型血液,RH阴性血只有在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才有储存,因此如果做手术要用到RH阴性血,更要提前向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约血,以方便血液中心准备。
当天下午,仁慈医院顺利从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调集到O型RH阴性血,并立即为张传富进行了双下肢焦痂切开减压手术。吴静医生表示,“由于患者下肢外部烧伤结痂失去皮肤弹性,造成内部神经、血管、肌肉压力过大,进行该手术目的是减少内部压力,保护患者的神经、血管、肌肉。”10月19日,张传富再次进行左下肢切痂异种皮覆盖术,以切除坏死皮肤,保护切面,防止感染。吴静医生表示,“先后两次手术共使用O型RH阴性血红细胞2800毫升、血浆5450毫升,这已经是红十字血液中心储备的全部O型RH阴性红细胞和血浆,但是对于张传富即将要做的手术来讲,缺口还很大。”
张传富还要进行2次切痂手术和至少3次的植皮手术,还需O型RH阴性血红细胞和血浆2万多毫升。
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该中心副主任史志旭告诉记者,普通的血液是保存在2-6℃,保质期35天,根据库存量的周转,普通血液在这个时期内就会用完了。但是熊猫血不一样,因为是稀有血型,平时采集量比较少。为避免过期报废,造成浪费,所以采回来的“熊猫血”如果在一周内用不完,就会将“熊猫血”经过医学处理后,放入到-80℃的冰箱,以便于长期存储。即便如此,大多数情况下,RH阴性血储存量都不会很多。“象张传富这样在短期内如此大量连续输血的病人,是不多见的。目前,库存的O型RH阴性血已经全部被调配至仁慈医院用于救治张传富。”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在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建立档案的O型RH阴性血有156人,其中到了献血期、符合献血条件的人中,有很多已经失去联系或者已经移居外地。“我们正在积极地给这些人取得联系,同时也在向外地血站联系,但是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希望社会上的O型RH阴性血人群能够进行无偿献血。” 市血液中心副主任史志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