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日,周末,10时许。
徐州市血液中心主任毕星秀的手机铃铃地响了起来。耳机里的声音熟悉而急促,“毕站长您好,看到央视的报道了没?昆山中荣公司发生特大粉尘爆炸事故,已导致69人丧生,150余人受伤。请做好支援血液的准备,等我电话。”
这厢边,江苏省血液中心主任的电话刚刚放下,那厢边,徐州市卫生局的电话也接着跟上来,“请你们随时做好准备,紧急投入救治救援工作。”
救人要紧,刻不容缓!毕星秀站长的命令是下达给员工的,也是给自己的。下午1时许,大家一拨又一拨迅速集中在血液中心发血室,一双双眼睛盯在了储血冰箱里――
正值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献血者减少,四种血型血液库存只有70万毫升,依照全市总计每天8—10万毫升的发血量,只能维持5--6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兄弟城市有困难,我们再难,也要义不容辞支援。”毕站长再次重申。
副站长李慧来了,史志旭来了,王连友来了!
站长助理李宝林来了,监察室主任徐宇来了!
相关科室的科主任相继闻讯而来, 3级预警紧急启动。
为方便广大市民向昆山伤者献爱心,领导班子决定:将二院对面的献血屋和古彭大厦的献血房车工作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并同时向已登记在册的固定献血者发送短信6万余条,呼吁市民伸出援手,踊跃参加无偿献血。
报社、电视台来了!对血库备血全程进行跟踪拍摄并报道。面对媒体,李慧副站长的语言简洁,清晰,感恩。
人们明白,只有这样才是良策。
当晚6时,工作人员从冷藏室里推出一箱又一箱成品血浆,工作人员扫描、打包、出库、装箱。晚8时,紧急配备的四型血浆共计15万毫升,由史志旭副站长带队,星夜送往昆山。
8月3日,上午,由于昆山有部分伤员被紧急转往无锡抢救,无锡方面血库告急,也请求支持。血液中心第二次调拨10万毫升血浆,援助无锡中心血站。中午12时,满载徐州人民深情厚谊的送血车再次由从市血液中心出发,由王连友副站长带队,紧急驰援无锡。
8月7日,第三次调拨5万毫升血浆,20个单位的血小板援助无锡中心血站。
中国农业银行徐州支行的员工们集体报名献血来了,驻徐王杰部队的80名官兵来了,徐州报业集团的记者编辑来了,来了就是献血者,都是爱心接力队伍中的的一员,没有说教者和指挥者,只有上千人涌进献血点,只有加班加点的采血护士,只有献血志愿队员们在端茶倒水,指导填表、化验、献血、感谢。
天黑了,下雨了,四面八方赶来献血的人还是源源不断!
每天都有上千人来到市县14个献血点。
终于,昆山那边传来好消息,一个伤员救活了,又一个伤员植皮成功。
喜讯传出,人们欢欣!
这已不仅仅是有情有义徐州人对昆山大爆炸伤员的爱心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全方位的爱心大接力!
爱心一经点燃,就会星星之火,燎原成片!
徐州血液中心 李继玲/文稿 王连友/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