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全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血液质量改进机制,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10月20日下午,市血液中心组织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质量分析会议,中心主任周丽玲主持会议。
会上,业务科室以数据列表、图表、文字等形式,对血源保障、血液采集及运输、标本的质量及检测、血液制备、储存及供应、血液质量抽检、关键物料供应等工作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追踪分析,并提出纠正和改进措施。
分析认为,三季度血液质量特点是O型血液制品Ⅷ因子活性及含量抽检合格率偏低,这不仅与血型显著相关,还与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影响凝血因子的活性有关,必须加强包括采后温度控制、储存环境、冷链运输等全过程质量控制,还需严格把控抽检产品融化时间、标本留样、试剂平衡等条件,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分析认为,三季度市、县区综合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均得到闭环处理,各科室较好完成了质量工作目标。会议还提出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仪器比对、实验室核酸检测中影响因素的应对策略、单(双)试剂初试反应性与复试符合率分析、关键物料供应商备选、疫情防控下血源招募等问题的改进措施。
周丽玲对各科室质量分析结果给予肯定,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完善“问题—分析—改进”工作机制,闭环验证持续改进项,推动质量管理水平“螺旋式”上升;二是要提高工作规范性,将“严格遵从既定程序”理念融入采供血工作方方面面,增强循规操作的标准化意识;三是要发挥工作主观能动性,坚持质量目标不变、工作标准不降,共同保障血液质量安全、有效。
拟稿人:王照军 审核人:李慧 发布人:朱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