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生命之源,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4年,围绕“保障临床供血、保障用血安全、促进采供血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以下简称市血液中心)全面健全血液安全供应保障体系,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采供血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全市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多渠道充盈壮大献血者队伍
市血液中心牢固树立无偿献血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健全完善推动地区采供血平衡的保障体系,深化构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一年来,协助各县(市、区)政府就加快推进当地无偿献血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以不低于常住人口0.5%的比例在当地建立无偿献血应急队伍,广泛动员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适龄健康公民参加无偿献血。与徐州军分区、国防动员办联合制定《战时血液保障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携手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共同完成军地无偿献血信息互联互通试点任务,推动军地无偿献血一体化建设。2024年,全市共采集血液118565人次,增幅1.41%,其中全血采集人次增幅0.28%,千人口献血率突破13‰。
市血液中心不断完善“十四五”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三胞国际广场、彭祖园东门、徐州新健康医院等献血点布局,全面构建辐射各功能区的献血服务网络,打造“半小时献血圈”,建立形成“质控上收、服务下沉”的采供血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覆盖采供血和临床输血全过程的城市用血联网平台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血液管理协同发展进程,逐步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医疗卫生发展相匹配的采供血综合服务体系。
为保持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增长,市血液中心明确“发展首次献血者、保留多次献血者、提高固定献血者比例”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机采血小板招募渠道、落实固定献血者随访制度、为稀有血型者建档立卡、联合企事业单位登记注册应急献血者以及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标准化培训等多种形式,持续巩固无偿献血“五支队伍”建设成果。一年来,“五进”招募宣传走进121个乡镇、47家市级机关、10所高校、88个企事业单位、37个街道(社区),推动无偿献血公益理念深入各行各业。截至2024年年末,全市“五支队伍”总人数为73839人,其中固定献血者比例达到53.2%。
推动检测技术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为筑牢安全防线,市血液中心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2024年,中心实验室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在质量管理、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达到了国际规范化运行要求,检验结果实现国际互认,在参加历次参比实验室室间质评中均100%合格,并跟进完成了新版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换版工作。
同时,市血液中心持续提升输血研究技术水平,全面建成血液免疫学与血型鉴定分子生物研究平台,在ABO疑难血型、Rh阴性基因库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
强化医卫联动 保障全市血液供应平稳有序
我市在统计分析既往全市血液供应情况的基础上,牢牢掌握出入库动态变化趋势。在血源相对紧缺时,将血液由满足率较高的医疗机构向满足率较低的医疗机构进行转移,进一步平衡全市血液资源。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指导,大力推广辐照血、自体血回输等用血新技术。
同时,我市不断完善基于“日平衡”的血液供应模式,及时向医院通报用血保障计划,并按照“一病一策”原则,为危重症患者和献血者本人用血开辟快速通道。据统计,全年供应新浆、冷沉淀增幅分别为28.63%和28.49%,临床预约血小板24小时内供应比例大于90%,供血满意率大幅提升。
下一步,市血液中心将不断完善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质量体系健全、运行管理科学、行业服务规范的血液供应保障体系,奋力开创全市无偿献血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徐州日报 审核人:李慧 发布人:朱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