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主题“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在各地温情传递。在保障城市用血的战线上,有着一群特殊的护理工作者——采血护士,她们用专业与温暖架起生命之桥,为临床用血保驾护航。
清晨6点,当城市还在薄雾中沉睡,市血液中心的一楼大厅已灯火通明。护士仝彤和同事们换上工作服,清点采血耗材、调试设备。“上午团采报名的市民比较多,我们得把每个环节都准备到万无一失。”即使是在护士节当天,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她们仍需为使命奔赴。今天的采血目的地是铜山区利国街道和黄集镇,这样的紧急调度她们早已习以为常。
每位献血者的信息都要经过三次核对,穿刺进针的角度必须精确到度,这些刻进肌肉记忆里的操作规范,是她们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有人说献血是‘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但我知道,指尖的勇气,可能正托起某个早产儿的人生。”护士张颜说。
在活动现场,采血护士们展示出过硬“功夫”。市民陈先生血管较细,护士李扬反复触摸血管走向,最终精准定位,一针成功。微笑服务十分重要,过硬的穿刺技术更是必不可少。一些经常献血的市民,对她们的技术十分信赖。
烈日下的献血车里、临时搭建的遮阳棚、挤满人群的临时采血场所……当团体献血的队伍排成长龙时,采血护士们的身影总是隐没在人群之后。她们像精密仪器上的齿轮,用高速运转的耐力与细致入微的敏锐,托举起一场又一场生命救援的“紧急行动”。
一个上午的时间,全市19个献血点就完成了近200人次的血液采集。每一袋热血背后,都饱含着市民的爱心,也凝结着护士的专注与耐心。
五月的风带着暖意拂过街角,护士孙迪轻轻擦拭着采血热合机的金属边缘,为采血前做好充分的消毒准备工作。这是她在献血服务科度过的第12个国际护士节。她的护士服口袋里始终装着几张献血后温馨提示单——那是对所有无私捐献热血的英雄们最善意的叮嘱。“当您走出献血点之后,某个病房里会有心跳重新变得铿锵。感谢您把生命分享给他人,而我们,会永远守护这份红色的诺言。”孙迪说。
在云龙万达献血点,年轻护士黄树敏正为一位年轻女孩系压脉带。针尖触及皮肤的瞬间,她突然想起带教老师的叮嘱:“要让献血者记住的不是刺痛,而是温暖。”于是她将掌心覆在女孩微凉的手背上,轻声讲述起上周的案例:“你知道吗姑娘,上周有一位Rh阴性血产妇大出血时,正是来自陌生献血者的‘熊猫血’创造了奇迹。请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握拳松拳,咱们一起加油。”一杯热水,一声问候,当采血袋渐渐充盈,女孩眼里的紧张已化作粼粼波光。
在成分制备室,当离心机转速归零的瞬间,护士孟蕾迅速打开机盖,取出离心后的血液。她专注地挤出上清液,加入红细胞保存液,一系列动作娴熟流畅——这是为一名肝硬化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紧急制备洗涤红细胞。4单位洗涤红细胞刚制备完成,她立刻小跑着送往待检交接处,全然不顾自己术后仍在康复期。在她身旁,三台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的制冷声与水流声交织,仿佛奏响一曲生命的护航乐章。
护士节当天上午,市血液领导班子分头对工作在采供血一线的护理工作者进行了慰问,向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并勉励大家始终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精进护理技术,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
在智能化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护士们的手依然是最可靠的温度计。她们能准确感知献血者的细微颤抖,能在寒冬为冰冷的采血袋裹上保温膜,能在盛夏为体感不适的献血者拭去额角的汗珠。这些带着人性温度的操作,是机器永远无法复制的生命密码。
每一袋热血
都是生命的馈赠
每一次坚守
都是希望的延续
感谢你们用专业与热忱
架起生命的桥梁
用微笑与温暖传递人间大爱
5·12护士节
愿你们的付出
被岁月温柔回馈
愿每一份善意
都化作星辰照亮前路
致敬平凡而伟大的热血守护者们
拟稿人:李楚 审核人:李慧 发布人:朱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