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0日,在市血液中心机采输血室中21岁的姑娘周盛楠,用参加捐献血小板的形式来祝贺自己的生日。陪同她前来同时捐献成分血的还有她的父亲周广友和母亲赵艳秋,笔者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全家都参加无偿献血的家庭。相谈中得知,这是一个普通的充满爱心的家庭,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的8年中,这个家庭成员参加无偿献血及捐献成分血累计达400多次。
为情所感,8年中他累计献血231次
周广友原是徐州天虹电子有限公司的一个普通工人,今年48岁,1998年10月1日国庆节,周广友和妻子赵艳秋带女儿周盛楠外出郊游时,路过银河乐园门前,恰逢徐州市无偿献血办公室与徐州人民广播电台在银河乐园门前举办现场直播无偿献血宣传活动。精彩的节目,动人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同时也使他想到了过去的一段往事。1995年周广友在一场车祸中受了重伤,生命垂危。抢救过程中是广大无偿献血者为他提供了3000毫升的血液,保住了他的生命,身体得到康复。“参加无偿献血”!他将想法告诉了妻子和女儿,得到了她们的热烈支持,他们一家毅然登上采血车,这一次他捐献200毫升血,也是他第一次无偿献血。周光友深情地告诉笔者“第一次献血我终生难忘,医务人员的热情体贴,给我端牛奶,拍照片,使我感到非常光荣,尤为自豪的是我又能为社会作奉献了”当作者问起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时,周广友流泪了,“由于车祸受伤,在家养病,不能参加工作,被工厂辞退了。几年来闲在家中没有工作,是献血增强了他对生活的信心。是热情的血站医务人员给了他自豪感,他并没有被社会抛弃,他还能为社会服务。我们都为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
自这次献血以后,周广友似乎对参加无偿献血上了瘾,他的妻子赵艳秋告诉笔者:周广友自从参加献血以后,沉闷的他精神逐渐开朗起来,经常给我们讲献血的事,还有许多献血知识,并报名参加保安招聘,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看着他生活的愉快,我们也跟着高兴。
2001年,周广友在听献血讲座时得知,献血可以一次献400ml,还可以捐献成分血时,他立即加入了这个队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献血,使我找到了新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从1998年到2006年,8年中周广友共献全血3次,捐献成分血30次570个单位,根据卫生部关于献血计次、 量标准规定,捐献10个单位成分血,按献全血四次献血量800ml计算,周广友总计献血 231次46200 ml。
受其影响全家献血
在周广友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参加了献血的行列,8年来他的妻子赵艳秋,已捐献成分血350个单位相当献全血140次,女儿周盛楠也参加献血3次,捐献成分血190个单位,相当献血79次2003年徐州市应急储备血库成立,他们一家三口都报了名,并都参加到捐献成分血的行列,同时报名加入了造血干细胞血型库,我们常常在节假日中看到一家三口同时来参加捐献成分血,每次献血宣传活动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欢乐的一家人,他们之间的欢乐、真诚感动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欢乐,健康,安心中度过每一天
2006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徐州市血液中心书记毕星秀、中心主任王义清和笔者等来到周广友家看望他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呢,建于六十年代的红砖结构的二层简易筒子楼,总共14平方米,住着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周广友的一家三口,几件简单的家具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交谈中我们得知,周广友被辞退后一直在家中养病,几年中没有收入,妻子和女儿在一家公司打工,收入也不高,仅够温饱而已,但他们却生活的非常愉快,周广友说:“我们的生活不是很好,经济上实际比较困难,但我们一家生活的都很愉快,除去各自干好自己的工作以外,节假日中我们常到市郊去游玩,或者到采血点参加献血宣传活动,献血办的同志对我们都很热情,我们也有共同的话题”。当问到他对参加献血有什么感想时,他说:“献血使我心情开朗了,勇于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虽然也有人说一些泄气的负面的话,但我们从没理会,我认为献血的过程是一种爱的体现,想到我们这一点点付出会救助那么多人,由衷地感到这也是一种幸福,献血增加了我的自豪感,让我正确面对社会,同时也感到社会并没有抛弃我,对于社会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是的,他们是快乐的人,是一个快乐的家庭。虽然不很富裕,但却在生活中感悟人生,用自身的价值,去奉献社会,去感动社会,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图 / 文 :金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