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志愿者王靖平的爱心之路
一、情系无偿献血,痴情志愿活动
从和单位的同事、家人相约无偿献血,到定期坚持献血,再到组建“睢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这期间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十年来,王靖平以一份“痴情”,不仅带头伸臂捐献全血22次,还努力完成了从“无偿献血者”到“公益志愿服务者”的蝶变。2005年起,他节衣缩食,每年拿出1万多元,将自己300多平方米沿街门面房改造成公益宣传活动室,自费办起12米长,1.8米高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栏,同时用自家4棵杨树,请人做了8张桌子,40把椅子,买来电脑、音响、电视机及有关献血知识光盘,配以图书、广告画等,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村民观看学习使用。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睢宁建立了覆盖全县各乡镇的无偿献血宣传网络,服务队员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2010年以来,他们上街头、下乡村、进校园、入社区、进企业,开展宣传活动100多个场次,参与活动志愿者达到2000多人次,现场为市民义诊1600多人次,接受市民献血咨询4000多人次,组织动员团体单位献血20多次。
二、情牵弱势群体,用爱点燃希望
睢宁县沙祠村的朱娟、朱宁姐弟俩,因父母1997年相继去世后成了孤儿,留给他们3间破屋和近万元债务。看到贫困交加的现状,王靖平心里非常难受。他默默下了决心,一定要让辍学的朱娟重新回到校园!几经波折后,他不仅为朱娟办好了复学手续,辅助她考上了大学,还时常去家里看望。有一次,朱宁患急性肠炎住院,王靖平不但支付了其住院期间的所有费用,还一日三餐端茶送饭,夜晚干脆就睡在病床旁边的躺椅上,尽到一个“家长”的责任,少年朱宁热泪盈盈,缺失的父爱又回来了!
2012年春节,工作后的姐姐朱娟给王靖平写了一封信:“我通过竞聘,走上了省城直属店店长的岗位,这些成绩都和您的培养、关心、付出分不开。是您给了我父爱,让我的生活缤纷多彩……”。
多年来,王靖平不定期抽出自己薪水的一部分资助贫困儿童。谢洁琼、朱娟、倪凤等6个孤儿在得到资助后,依次考上了大学,现大多走上工作各位,但是他们心中牢记,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个亲爱的王爸爸!
2003年,睢宁县腰圩村有位双目失明的母亲,带着11岁的女儿找到王靖平,请求救救因遗传病致盲的女儿朱青。看着母子失神的双眼,他心如刀绞,当即决定倾力帮助这个不幸的女孩。六年多来,王靖平陪同朱青先后在徐州、南京等医院做了3次大手术,最终保住了视力,留住了光明。有一次,他们在去徐州医院的路上,携带的募捐来的3000多元钱不幸被小偷偷走,为不耽误治疗,王靖平飞奔家中,如数拿出自家的钱赶回徐州,给朱青做了手术。如今的朱青已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一家职教中心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
魏桥村魏鑫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治疗,王靖平为患儿申请了4万元救助项目,几天后,家人只凑到2万元,但仍有2万元缺口。焦急万分之时,王靖平悄悄用自己的身份证做了贷款,送钱的时候却说是自己的闲钱。
多年来,王靖平同志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坚持在志愿的道路上,用看似平凡的一件件善举,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信仰----用大爱点燃起希望的星星之火!
李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