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季,徐州的天气和全国18个省份一样特别炎热,黄色预警,红色预警,高温37度已经持续多日。尽管已近立秋,但走在路上的人们仍旧是个个汗流浃背,整个城市仿佛笼罩在蒸笼里。
8月高热难耐的天气里,一名中年男士走进了徐州市血液中心机采大厅,喜乐的眼神,质感的声音,明显地让人感觉到有愉快存在,那些专业的语言,填表、检验、伸臂献血流程,在温馨清凉的献血服务科里娴熟进行着。
他叫慕海林,是赫赫有名的山西太原无偿献血达人,经历了12个小时的旅途颠簸后,他首次来到徐州,把自己珍贵的血液,留在了这个陌生的城市里。
这位铁路警察,工作中尽职尽责,保卫乘客财产和人身安全,但参加无偿献血,做志愿服务用去了他大部分业余时间。
2000年5月12日第一次无偿献血后,他一年两次无偿献血,2006年开始捐献机采血小板,一年12次,从未耽搁过。13年来,慕海林累计献血150余次,血液总量已达11万毫升,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2012年12月,他又获得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社会志愿者服务最高荣誉“五星级志愿服务奖”,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名获得者。
在机采血小板大厅里,正在献血的这位“中国好人”,如数家珍地为我们讲述着他走过的几十个城市,献血的各种经历,手机里珍藏的一个个镜头,是一次次温暖的故事,那红色的流淌,关乎生命,关乎人间大爱。
在慕海林的手机相册中,有一张最值得骄傲的“照片”——一张在全国各地不同区域贴着密密麻麻红心的中国地图,他笑着说:“每到过一个血站献血后,我就会在这张地图上贴上一颗红心,我有一个夙愿,在60周岁前把这张地图上的各地血站贴满,让我的献血,代表一颗太原百姓的心意,献给各地的病患者。”近些年,通过各地献血,慕海林结识了一批“铁血哥们”,有的不曾见面,有的仅有一面之缘,但他们为了无偿献血事业结伴同行,通过网络、微博互相交流,结为“血友”。
献完血时,已是下午1时,为了能够及时赶上返程的火车回去上第二天的早班,慕海林在暴热的天气中,悄悄地离开了徐州血液中心, 阳光下,他胳膊上的警徽格外鲜艳。
海林走出采血大厅时,医务人员簇拥着送到门口。人们只知道,他激情的声音,快乐的微笑,却不知道,原来他那每一句富于感染力的言语,都隐藏着一个志愿者对生命的责任,每一个娴熟的伸臂献血行动中,都是七尺男儿英雄的心!
李继玲/万岭 文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