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语录:我要一直献到60岁,等我的儿子到了献血法定年龄,我会带他一起去,继续发扬无偿献血的精神。
他,是镇上一家超市的老板,用自己的热血和爱心担负起一个生命对社会的责任,他,用体内流淌的血液向人们诠释了一种最无私的爱。他就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沟镇王沟东街精诚超市连锁店老板许若锋。2002年至今,许若锋已经献血33次,共计13200毫升。
这名献血英雄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96年,许若锋的妻子分娩时大出血,当时血液供应还很紧张,医院好不容易从各地调来血液才挽回妻子的生命。从那以后,在许若锋的脑海中,始终有这样一个场面萦绕着他:白色的病床上躺着一个个病危的患者,他们用力地睁开着那一双双渴求生命的眼睛。献血、救人……从那时候起,许若锋开始了每年的无偿献血。
“人类到现在都无法制造血液,病患所需的血液都来自大家的捐献,为挽救生命,献血应当成为一种义务。”许若峰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情景时,忍不住笑了。“当时,我刚刚查好血型,正准备献血时,岳父马上拦住我,死活不让我献,并严肃地说,你这样献血,身体会受不了的。我鼓足勇气说:没事,你看护士都已经把血袋打开啦,别担心。”
如今只要每次挽起袖子,看着针头扎进血管的那一刻,许若锋心里就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他知道,这次献出的血液,又将挽救一位患者的生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偿献血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前去献血屋的人逐渐增多了起来。社会认知的改变,促使许若锋的家人对无偿献血也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开始明白许若锋的初衷并转而支持他的行为。
一次,他到丰县无偿献血时,因人多没排上队,当时便想:献血不是一个人或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自己开着一家超市,每天来来往往购物的人不断,何不利用这个便利,成立一个农民无偿献血储备队呢?灵光乍现,他很是兴奋,回家后就动手操作起来。
先是动员自己的家人参加,后来是亲戚邻居朋友。“把队员的联系方式、血型等资料登记下来,这样既能解决急需血液、又不让献血群众白跑冤枉路。一旦碰上血站有急需血型时,就可以马上联系这些志愿者参加。”坚持不懈的努力果然影响带动了周围的很多人。现在,“农民无偿献血储备队”已发展到600余人。
2009年6月22日,是许若锋人生中难忘的一天。那次召开的徐州市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许若锋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8-2009年度“徐州市无偿献血促进奖”。由他组织的“农民无偿献血储备队,”赢得了徐州市血液中心站长毕星秀、副站长李慧等领导的高度赞赏。2014年8月7日,在全市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许若锋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银奖”荣誉称号。
“无偿献血是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雷锋精神的培育基地,作为献血储备队中的一员,我要一直献到60岁。等我的儿子到了献血法定年龄,我会带着他一起去,继续发扬无偿献血的精神。”许若锋坚定地表示。
李继玲/刘允兰 文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