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善举都是赠与生命的礼物,每一次奉献都闪亮如光。自1992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一张张交织着爱与奉献的献血证上,记录着他参与公益事业从未停歇的脚步:献血30载,挽袖28次,献血量10600毫升,三组数字的背后,是一次次爱心的赠予,一个个生命的延续。
作为江苏淮海健康产业研究院的院长、徐州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党委书记,关注生命健康,推动医疗行业发展是他坚持奋进的航标,30年来,他用坚实的步伐一步步丈量着自己的公益路,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爱之歌。他就是今天献血故事的主人公王进。
不经意的善举,献血救人的情怀深埋心间。
1992年,当时还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医学生,王进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当被问及献血的初衷时,他的声音坚定且有力:“身为一名医学生,我比一般人更了解血液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400毫升的血液不多,但足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或许在那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校园里,他不曾想过自己一次看似简单的“挽袖”之举,会成为了毕生追寻的公益情怀。
以至于他今后的行为,一次次印证了当时他的挺身而出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出于对医疗事业、对患者所怀有的真挚情感。疫情期间,每当他听闻血液库存紧张的时刻,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以无偿献血的方式为保证患者用血贡献力量。2019年到徐州创建生物医药产业园短短的三年献血6次,2400毫升热血融进了徐州人民的血脉。
不停歇的温暖,无私奉献三十载初心不改。
著名作家梁晓声说:“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30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已经成为王进院长生命中的一部分,这份行动可以看成是热爱,更可以说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于公益事业的责任与担当。由于所处行业关系,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血液最紧张,也见过很多找不到血液的患者家属无助的眼神。当谈及无偿献血时,王进院长流露出的那份自豪与欣慰,使我们坚信,假如再次回到那时的青春校园,他仍将义无反顾的挽袖向前。这个冬季,全国性血液紧张,他又第一时间伸出了充满针眼的臂膀……
不退却的前行,公益行点亮微光聚爱成阳。
从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工作到兴化市人民政府任职,再到徐州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耕耘,角色的转变、地点的转移、工作的繁忙都没有阻挡王进院长奉献的脚步,相反的是,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献血者,目前已经捐献血液近2000毫升,良好的家风将“爱心”接力棒代代相传。
岁月漫漫,热血路长。江苏省首批“三免证”获得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对王进院长长期参加无偿献血的褒奖,更是其多年如一日坚持参与公益事业的见证,他用30年的坚持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爱,岁月变迁,他献血救人的热忱之心始终不曾改变。
拟稿人:孔野 审核人:李慧 发布人:朱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