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过“黄金血型”—Rh null吗?
如果没有,您肯定听说过“熊猫血”!“熊猫血”,大家都不陌生,是指红细胞表面没有D抗原,也是我们常说的Rh阴性血。
而Rh null血型呢,其红细胞表面不仅没有D抗原,同时没有其他Rh抗原,与任何Rh系统抗体都不发生反应的表型。也就是说,Rh null血型比Rh阴性血的基础上,同时还缺少Rh其他抗原。Rh null血型非常罕见,在人群中的频率大概为600万分之一。
目前,认为形成Rh null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无效型的Rh null,另一种是调节型的Rh null。两种类型的Rh null检测结果是完全一样的,只能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家系调查加以鉴别。
无效型的Rh null是由于RHD和RHCE基因均发生突变,从而无法生成RHD和RHCE蛋白。由于RHD和RHCE基因均发生突变,而且都是纯合突变的概率较低,无效型Rhnull非常少见,据报道目前全球仅发现4例。
而调节型Rh null,RHD和RHCE基因是正常的,是由于Rh相关蛋白(RhAG)基因突变,无法形成RhAG相关糖蛋白,而RhAG相关糖蛋白是RhD/CE蛋白穿膜所必须的,因此红细胞膜检测不到RhD/CE抗原,从而检测为Rh null的表型。
Rh null血型由于缺失Rh抗原,因此妊娠或输血会导致Rh null个体产生同种抗体,这种同种抗体称为“抗总Rh”抗体,也可以被叫做“抗Rh29”。抗Rh29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引起输血反应和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而Rh null个体一旦产生抗Rh29,如果需要输血,就非常难获得配合性的血液,因此,临床在检测Rh血型时,如果发现受血者是Rh null血型,一定要严格把握临床输血指征,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血,保障Rh null个体的输血安全。
Rh蛋白是构成红细胞膜结构、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Rh null个体由于缺乏Rh抗原,它的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略有不同,正常红细胞呈现的是盘状红细胞,而Rh null红细胞呈现中央深凹陷的“甜甜圈形”口型红细胞或球形红细胞。Rh null个体会表现出轻度至中度溶血性贫血。因此,Rh null血型并不是一种正常的血型,Rh缺乏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红细胞遗传疾病。
拟稿人:李艳 审核人:李慧 发布人:朱小凤